「补中益气丸」的21种作用 补中益气丸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论》著作中补中益气汤,为“补其中而升其阳”,李氏开创了“补土(脾胃)派”的一代先驱。 数百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和使用而经久不衰。目前,此方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 药物组成: 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 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 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 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作用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剂型与用量: 有颗粒剂(含糖或不含糖),小蜜丸,大蜜丸,口服液等。一日二到三次,每次视剂型变化而不同。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临床应用举例: 1、低血压:症见乏力、无神,舌质淡而无华,舌苔薄,脉现沉弱的患者。 2、肥胖病:症见气虚乏力,心慌悸动,舌质胖嫩,舌苔薄润,脉现沉小的患者。 3、慢性肾炎:症见气虚浮肿,懒言少语,纳差胃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现弱小的患者。 4、慢性胃炎、胃下垂:症见面色淡黄,反胃呕吐,腹胀下堕,卧则稍安,动则愈盛,舌见淡红、薄白苔,脉现缓弱的患者。 5、打呃(膈肌痉挛):嗝声虽频繁而音低,得暖则缓,少气懒言,舌见淡白而苔薄润,脉现弦小的患者。 6、肾下垂:症见立久或劳累后则双肾区酸胀绵绵,卧则稍缓解,夜尿多,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脉现沉缓的患者。 7、子宫下垂:症见神疲乏力,腰酸及少腹下堕落感明显,尿频则少,舌质淡而无华,舌苔薄白,脉现沉弱的患者。 8、膀胱下垂:症见尿频尿急多日,屡服消炎药无效,尿色如白开水,伴眩晕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现沉弱的患者。 9、心动过缓:症见心慌心悸而失眠多梦,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面色痿黄无神,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现缓弱的患者。 10、眩晕症:症见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或视物旋转等,失眠多梦,心烦恶心,舌质淡,舌苔薄,脉现沉小的患者。 11、久泄久痢:症见不思饮食,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现沉细的患者。 12、脱肛:症见久泻久痢后致气虚不固的肛门括约肌下垂,舌质淡白苔薄,脉现沉缓的患者。 13、慢性咽炎:症见面色不华,咽中自觉不适,遇寒则干咳频频,舌质淡,舌苔薄,脉现细缓的患者。 14、支气管哮喘:症见面色淡黄,眩晕乏力,纳食少,哮喘迁延不愈,时好时发,畏寒怕冷,咳痰清稀,胸闷心悸,舌质淡白,舌苔薄润,脉现沉细的患者。 15、自汗盗汗:症见纳差食少、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气虚神困乏力,舌质淡红,苔现薄白,脉现沉缓的患者。 16、褥疮:该配方中黄芪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皮肤营养,促进创伤缀织肉芽形成,制止化脓,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当归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有利于褥疮恢复。 17、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补中益气丸与知柏地黄丸,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尿失禁情况,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18、小儿厌食症: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甚至消失为主的一类疾病,临床多采用补锌疗法,但是有研究者发现使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19、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神经递质传递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受累的横纹肌无力收缩,即以出现眼肌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肢体软弱,活动后极易疲劳,经休息后不同程度的恢复为特征。中医上属于“痿证”范畴。 20、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药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 2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以长期或间断性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下降为特点,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其他原因,迁延为慢性,在中医上属于“脓耳”范畴,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补肾培元、去腐化湿。 有需要可以到本诊所买相关产品。 如身体出现问题,请试试传统中医中药艾灸针灸,到秀中医艾灸馆专业调治。 网址: http://www.gtapainrehab.ca/ 预约电话: 416-800-7417 地址: 324 Highway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