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中云:“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在古籍医术中,也有记载艾灸治疗男科疾病的内容,宋代编撰的《扁鹊心书》中记载“男女虚劳,灸脐下三百壮(壮是一种单位,一柱即为一壮)”、“年四十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阳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等等,说明艾灸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男子虽为阳刚之体,同样需要艾灸以使阳气久存体内,祛病养生。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注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时说:“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无论男女,阳气不可少。
1、阳痿
阳痿这个词看起来很不雅观,听起来也很让人难为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阳痿症状的男性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阳痿原因主要包括性生活过于频繁、过于疲劳、情志不舒、惊恐以及嗜食肥甘厚味等。个人艾灸,首先要戒除不良习惯,节制房事、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其次,借助艾灸予以调理。艾灸可以有效的培补人体元气,在阳痿的治疗方面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主方 可以选取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等腧穴。
性生活过频者一方面节制房事,加强营养,另一方面可以加灸太溪穴(肾经原穴,可以治疗肾病,有阴阳双补之功);过劳者应当劳逸结合,可在主方基础上加灸百会、大椎、足三里等(三选一,百会升提阳气,大椎为诸阳之会,足三里为强壮要穴);
情志不舒加太冲、合谷、四关穴,调畅气机的重要穴位,情绪不佳均可应用这组穴位);嗜食肥甘厚味者需合理膳食,荤素搭配,初期以素为主,艾灸可在主方基础上加灸中脘、丰隆、阴陵泉(中脘健脾,丰隆化痰,阴陵泉利水除湿)。
2、不育
首先要明确不育的概念:夫妇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又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原因致使女方不能受孕。病因除无惊恐外,余均同“阳痿”。艾灸主方选取: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秩边、足三里。配穴与“阳痿”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首先要明确不育的概念:夫妇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又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原因致使女方不能受孕。病因除无惊恐外,余均同“阳痿”。艾灸主方选取: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秩边、足三里。配穴与“阳痿”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前列腺增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矣,起居衰矣。”说明40岁以后,人的各组织器官在开始走下坡路,此时,男性的前列腺功能下降,前列腺会代偿性增生以尽量保持其功能或减缓其功能衰退,会出现尿线进行性变细这一特殊症状。
前列腺增生属中医学癃闭范畴,以肾虚为主,尤其是肾阳虚。老年人体弱或久病体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可选关元、肾俞、三焦俞、中极等穴温补肾阳、通利水道。
艾灸是为了祛病养生。男子以肾为先天,护肾才能固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及其他锻炼方式等方式均可起到护肾之功。就便携性来讲,艾灸极为简便,可操作性更强。在关爱女性的同时,男性朋友千万别忽视了自己。管好自己才有精力去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