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是很多女性以及身体虚弱的朋友会有的问题,对于体寒的人来说,冬季总是冰凉的手脚是非常难受的。你们知道吗?体寒其实是可以通过艾灸来调理的。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体寒艾灸哪里、体寒吃什么以及体寒的症状有哪些。 体寒艾灸哪里? 体寒艾灸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 体寒艾灸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为: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3. 体寒艾灸关元穴 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4. 体寒艾灸神阙穴 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用: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主治疾病为: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体寒的主要艾灸穴位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讲体寒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体寒吃什么? 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缺乏有关。藕、胡萝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这类食物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 2. 含碘食物 海带、紫菜、海盐、发菜、海蜇、蛤蜊、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 含碘食物,不仅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以及缓解高血压等症状,都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 红豆 中医认为红豆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和气排脓,通乳汁的功能。红豆富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的作用。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暖身驱寒气。 哪些症状的出现代表着体寒呢?体寒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我们一起接着看一下。 体寒的症状 1、轻度体寒的症状 如果是身体的体质出现虚且寒的情况,那么身体主要表现为怕冷以及手脚冰凉;脸色毫无血色并且比较的暗淡;身体容易感觉到疲倦伴随有各个关节位置出现酸痛症状;如果患有感冒那么恢复的时间需要比较长;女性在每个月月经到来的时候痛经情况非常的严重并且腹部有坠感;晚上的睡眠质量也非常的差并且很容易就会被惊醒。 2、中度体寒的症状 如果是身体出现了中度体寒的情况,那么身体的具体症状则是表现为:皮肤变得更加的干燥,同时容易皲裂或者是干裂;女性的生理期变得紊乱,如果天气比较冷还有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或者是时间推迟;患者的脚部血液循环变差,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后脚跟容易干裂;中度患者表现的更爱吃一些冷食,例如水果以及冰淇淋等;经常出现便秘,并且长感觉到腹胀;患者的口腔也很容易发炎,并且常患有口疮。 3、重度体寒的症状 重度体寒患者的症状如下:患者的下半身水肿的非常厉害;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手脚发麻;肠胃经常出现胀气,很不舒服;睡一觉发现自己仍旧是手脚冰凉,怎么捂住都不热;尿频尿急的症状加重;平时身体经常感觉到疲倦,四肢也是感觉发酸,很没有精神。重度体寒对于身体的伤害非常的大,所以最好能够立即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结语:体寒时,可以艾灸大椎穴、足三里或者是关元穴等,都是非常好的缓解体寒的方法。日常吃些红豆、含碘食物或者山芋等根茎食物,对于体寒的朋友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若是出现下半身水肿或者是睡醒之后手脚还是冰凉的重度体寒症状,最好及时就医。 – […]
Monthly Archives: June 2020
很多人都知道艾灸是调理身体治病养生的最好方法, 而且人人可做。 强身健体, 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 抵抗新冠COVID-19病毒不二的选择。 三伏天很快就过去。 大家赶紧灸一下。 不只是有冬病夏治的功效, 还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阳气, 秋冬不得病。 秀中医艾灸馆组织大家一起同购各种优质艾灸产品, 包括蕲春天天艾贴, 南阳艾条 (粗艾条, 标准细艾条),随身灸或木盒灸用的短艾柱,黄金艾绒, 艾叶, 姜灸贴,艾贴,三伏灸贴等等。 感兴趣的朋友请尽快扫码入群 (第一个微信码)。 如果满群进不去得话, 可以添加第二个微信, 请我们的助手Carrie帮忙邀进群。 或致电 416-800-7417 询问
大家好,女性月经不调的问题。一般我们就是从肾、血两方面的进行调理的比较多,因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或者是痰湿血瘀的堵住都能导致女性的月经不调,比如月进的月经量少,闭经等情况。那么针对月经不调的情况,比较常见的三种类型给大家简单的说一说。如果有月经不调的情况,就是对症看看自己是什么情况,然后选择相应的穴位可以艾灸一下。 第一种,就是血虚型月径不调,血虚最明显的就是月经的量少,并且颜色较为淡,并且质地也是比较稀的,往往这类的患者有一个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眩晕等情况,尤其是把舌头伸出来对着镜子看一下,舌苔一般比较淡,像我们一般的人的舌苔淡红。而血虚的人淡白居多。那针对血虚型的一个月经不调,建议大家可以针对关元穴,中脘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八髎穴作为一个重点艾灸,如果时间足够的话,还可以加肝腧穴,以及膏肓穴,肝俞穴以及个膈腧穴。 第二个就是肾虚型的月经不调。这种情况就是往往这种月经不调,有经期延后的问题,并且也是量少,只不过颜色相对于刚刚的血虚型的较为暗。并且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有腰酸背痛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肾虚人群多半都有腰酸背痛的情况,月经不调也是不例外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重点针对关元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八髎穴、涌泉穴进行一个重点的艾灸。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血寒型的月经不调。这种情况也是在月经后期,月经的后期有一个量少并且偶尔会出现有血块的情况。经常有那种小腹的坠胀、冷、痛这些情况,喜欢一些温热的情况,比如用个热水袋敷一下小腹,小腹的痛感就会减轻。这个情况比较明显的有畏寒,肢体怕冷。 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这种情况,大家比如三阴交穴、子宫穴、归来穴、八髎穴、关元穴,命门穴都是可以艾灸的。 -转摘自百度“我们都爱养生”,如侵权请告知。
在中医院里,夏天是做艾灸最多的季节,艾灸期间不宜见风,也不可吹空调。所以艾灸室一到夏天就是不开风扇不吹空调,自然通凉,烟雾缭绕,患者也会出汗。所以就有很多患者问了,夏天都这么热了,还不能开空调吹风扇,灸一下就会满身出汗,那为什么会是宜灸的季节呢? 也确实,时间进入到夏天以后,气温也是节节高升,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到了中午或者下午出门多走几步路就会出汗的地步了。在这样的一个炎热的天气进行艾灸,不吹风扇不开空调,着实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只灸一会儿可能就会开始出汗了。 虽然会热得很难受,但夏天也是最适宜艾灸的季节,原因有以下几种。 1.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人们普遍穿着轻薄凉爽,不似其他三季般厚重笨拙,可以很轻松的卷起衣服开始艾灸,毕竟艾灸还是要直接对着皮肤灸疗效最好。因为天气热,皮肤对温度的感知会更加敏感,可以防止灸伤。 2.夏季天气潮湿炎热,腠理疏松,此时艾灸,药力能够更轻易的到达病变之所,发挥出更好的功效。 3.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行气通络,最擅补益阳气;夏天为一年四季中的阳中之阳,阳气最盛,在夏天进行艾灸,二者结合,补益阳气之力巨大,温补效果极佳。 4.冬病夏治也是夏天适宜艾灸的一个重要原因。 夏天为四季之太阳,而人法自然,所以不仅大自然阳气处于最盛的时候,人体中的阳气也是在一年中最盛之时。阳盛而阴不变,体内的寒凝在此时就比较容易消解,再佐以温阳效果极佳的艾灸,温里散寒,活血通络,治病效果大增。 在夏天适宜用艾灸治疗的疾病极多。可以治疗慢性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病等。可以治疗女性疾病,痛经,经闭,月经不调等。可以缓解关节类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等。 艾灸还可以治疗急症,呕吐,腹痛,泄泻,虚脱,晕厥,休克等。治疗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 艾灸的时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家中自助灸的人群要尤为注意。 艾灸有一些不适宜灸的位置。面部,颜面对人最为重要,皮肤柔嫩,直接把握不好温度的话,很容易烫伤皮肤,形成瘢痕,有碍形象,所以通常不建议灸。心脏,动静脉血管这些关键部位为防造成伤害,不灸。孕妇的腰腹部是关键部位,贸然施灸恐生不测,未免发生什么意外,不灸。人体的隐私部位,不灸。 艾灸有很多的好处,强身健体,温里散寒,补益阳气。但是艾灸也有不宜灸的病症,热证,传染,抽搐,衰竭这些都不施灸。 -转摘自百度“健康养生plus”,如侵权请告知。
多伦多品种最全,价格最优的艾灸产品(艾条,艾柱,艾贴,艾绒,艾叶,艾灸盒等), 请致电秀中医艾灸馆 (Hwy7/Lelise) 416-800-7417 或647-680-9078. (可邮购)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据说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也有说法,端午节跟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有关。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 除了祭祀性的意义外, 还因为它的时间在夏至后而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艾灸”的风尚。 端午节养生: 在我国古代,端午节是一个防病保健的节日。端午前后,人们往往会在自家门楣上悬挂几株艾草或蒲草,以趋利避害,护主安康。正所谓“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因为端午节以后,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蚊蝇开始滋生,五毒渐出。 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预防瘟病。艾草经过晾晒、挑拣,就可以制作艾灸所用的艾绒了。 中医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除寒湿、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等功效。现在COVID-19肆虐, 艾灸更是强身健体防病的好时机。 欢迎到秀中医艾灸馆艾灸调理及养生保健。接受针灸保险。 预约电话 416-800-7417 或647-680-9078 艾是纯阳之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的作用,是止血的要药之一,为中医妇科常用药物。民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之一。 《名医别录》最早将艾叶作为药物记载:“艾叶,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艾灸防治传染病简单有效 。中医有用艾烟防治传染病的做法。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详细记载了瘟疫暴发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便是以艾烟达到对空气进行消毒的作用。艾条烟熏房屋,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预防肺炎、消毒杀菌、驱虫杀毒除异味等作用。艾绒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烟,可以杀灭引起流行性疾病的多种细菌和病毒。2003年“非典”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日常清洁消毒之外,加用艾条烟熏。当时该院没有发生死亡病例,交叉感染也几乎没有发生。 DUA 艾灸疗法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能,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补足正气,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回阳防疫的作用。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这样一段话:“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瘴疠、温疟、毒气”也就是现代所认为的传染性疾病。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艾叶存在挥发性油脂类物质,对肺炎链球菌、甲/乙溶血型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艾叶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及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根据本次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临床表现,以及寒湿闭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肺脾气虚的证候演变特点,同时参照中国针灸学会给出的灸法干预指导意见,我们建议,公众居家期间可以尝试用艾灸自灸足三里、内关、合谷、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穴灸10分钟左右,或可提高免疫力。 欢迎到秀中医艾灸馆购买艾灸产品或做艾灸调理。接受针灸保险。 预约电话 416-800-7417 或647-680-9078
口臭是每个人都难以启齿的问题,口臭的患病率有将近28%之高,也就是说100个人就有28人会有口臭,口臭一般是因为胃湿引起的,也有一些心火旺的类型口臭,肠胃湿热都可引起口臭,其次还有口腔炎症等,那么口臭如何艾灸?艾灸对于口臭有效吗? 口臭的证型分析及灸治方案 1、心火旺: (1)临床表现: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2)灸治方案:劳宫、曲池、天枢、太溪。 2、胃强脾弱: (1)临床表现:胃强脾弱,能食而运化不足,胃气上泛而出于口,可表现为寒湿证:畏寒,便溏,喜热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亦可表现为湿热证:口干喜冷饮,多梦,大便秘结,舌苔黄腻。临床上大多口臭为此类型。 (2)灸治方案:寒湿证,脾俞、命门、左阳池、中脘、足三里;湿热证,胃俞、腰俞、中脘、天枢、足三里。 3、肝胆火旺: (1)临床表现:易怒,易躁,头目胀痛,舌红苔黄,脉弦。 (2)灸治方案:肝俞、胆俞、中脘、足三里、太冲。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功用:清心泄热,开窍醒神,消肿止痒。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由此可以推论患者王某所患口臭应为,心火旺,口干苦,或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等,因而独取劳宫一穴,取其清心泄热之效,即治愈。 临床感言 艾灸治疗口臭却有明显效果,很多刚开始来治疗的人并未说自己有口臭,而是治疗一段时间后,随着病情的改善,病人会很惊奇的发现患了多年的口臭好了。由此可见,不能见病治病,而应综合调理,身体调和,阴阳平衡了,很多症状就消失了。 -转摘自搜狐,如侵权请告知。
在平时众人的合照中,往往是皮肤最好、气色最红润的那一个人会第一眼被人注意到,可能就有人说了,只要皮肤白在哪里都是发光体,但是你们知道吗?皮肤白也分很多种情况:惨白、红润的白、脸色青白,其中以红润的白最为漂亮。而如果本身就不白的女人,再加上蜡黄的脸色,那你就是人群中最灰头土脸的一个。一个女人皮肤状态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气血最足的时候,虽然说气色会分年龄,还有和日常的保养也是分不开的,但是气血没有年龄之分,却比气色更要影响女性的外表。 中医的理论里女人是以血为本,延伸开来就指的是女性身体里的气血,气血通畅全身都会痛通,气血不足,则会影响到女性生殖系统、孕产、哺乳等方面,还有女性特有的妇科疾病就是因为气血不足导致的,所以想要身体健康,其根本是要调理好气血,平时治疗妇科疾病,所运用的方法也是调气血。 今天要给大家艾灸疗法,用艾来灸女性身体上这几个个穴位,可以有效而且稳定的畅通体内的气和血。 1、膻中穴 膻中穴关系到的身体部位是心脏、肺和乳腺,而又以心脏和肺为一个系统,乳腺另成一个系统。平时在家自己用艾条灸膻中穴,可以治疗妇科等有关疾病,膻中穴也被称之为妇科要穴。 2、神阙穴 刺激神阙穴的同时,也会不断刺激肚脐周围皮肤上的所有神经末梢,让这些神经末梢动起来,从而能调节人体内的神经、体液,这些方面调节好后可以提高免疫力,激发体内的抗病因子,使得各个组织和器官非常活跃,最主要的是能加速血液循环,以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作用。 3、中脘穴 艾气通过中脘穴进入体内后,可以到达脾胃的地方,脾胃功能强健后,人体的抵抗力和吸收能力就大大增强,通过这个穴位,还能调节胃气、除湿、止呕。 4、印堂穴 女人到了中年,气血就会衰弱,脸上皮肤就是靠气血来维持的,气血一旦不够人老珠黄就出现了。印堂是大家都很容易找得到,不过用艾条在脸上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每天定时灸印堂穴,整个人会容光焕发。 5、血海穴 这个穴位的名字意思很明显了,血的海洋,就是所有气血的源头之处,灸血海穴可以养肝、瘦身、滋润肌肤、祛脸上雀斑的。 艾灸虽然对女性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希望大家在艾灸之前谨记,孕期、经期的时候,还有心脏病患者不能自己进行艾灸。 -转摘自搜狐,如侵权请告知。
人到了一定年纪很容易这疼那疼,尤其是肩、膝等关节部位。 关节痛在中医学中一般被归为“痹症”范畴。“痹”即闭阻不通。 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关节也开始出现老化,很容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脉闭阻,引起关节疼痛。 秋冬时节,因为寒冷(特别是持续受凉和巨大的温度反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关节疼痛。 所以在秋冬季节,关节疼痛的人群明显增多。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表面上,关节疼痛给我们的最突出的感觉只是痛。 而本质上,“痛则不通”——经络不通了、堵塞了,才会引起关节疼痛。 艾灸产生作用的途径有两个: ①靠燃烧时产生的渗透性超强的短红外射线来温通经络,融化堵塞、运化寒湿; ②靠艾烟、艾油里的艾叶精油物质,它能渗透进我们的经络,通十二经脉、散寒除湿。 这两个途径都能疏通经络,都对防治关节疼痛大有用处——“通则不痛”——经络通畅了,於堵化解了,自然就不会痛了。 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 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 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 膝 眼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阴 陵 泉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阳 陵 泉【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做好日常保养,及时增添衣物,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量运动,坚持艾灸,一般的关节疼痛都会很快痊愈的。 治疗疾病不能着急,慢慢来,只要功夫下到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疾病一定会有改善或痊愈。 -转摘自搜狐,如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