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中的灸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取穴, 但艾灸的效果要远高于体针和头针的结论,应该是没错的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并且有逐渐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为探索简便易行且具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某课题组采用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推荐的艾灸方法进行研究,记载如下: 临床资料 某院自1987年2月至1997年12月,收治中风病恢复期患者91例,并设体针、头针常规疗法组进行对比观察。 91例患者中,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38岁,病程1个月以内30例,1-2个月44例,2-3个月8例,≥3个月9例。 脑血栓形成78例;脑栓塞3例,脑出血10例。左侧肢体瘫痪42例,右侧肢体瘫痪49例。伴有不完全失语者23例,完全性失语者4例。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确诊。 治疗方法 取穴:天窗(健侧)、百会。 先灸肢体健侧的天窗穴,艾火距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灸15分钟;然后灸百会穴(剪去头发),方法同前。每天灸1-2次。30天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后,再进行第2疗程。 体针对照组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均取患侧,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后行第2疗程。 头针对照组 取穴对侧运动区或顶颞前斜线,快速进针行快速捻转5分钟,然后加电针,连续波快频率,每次30-4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后行第2疗程。 结 果 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肢体、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达65%以上,肢体、语言功能明显改善;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超过30%而少于65%,肢体、语言功能部分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消失少于30%,肢体、语言功能未改善。 灸法组91例中,基本治愈36例,占39.56%;显效36例,占39.56%,好转16例,占17.58%;无效3例,占3.3%。总有效率96.7%。远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 灸法组与体针组、头针组疗效对比,见下表 小 结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推荐用艾灸天窗、百会穴方法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艾灸天窗、百会穴何以能显效于体针、头针治疗组? 课题组实验发现,灸后脑血循环、脑血流量均明显增加,脑血管弹性有明显改善。由于脑供血的改善促进了中风患者脑细胞代谢及大脑功能的恢复,故临床症状能明显改善。 在施灸治疗时,艾灸对血压、血脂的影响是良性调整作用,即对高血压、高血脂有降低作用,而对血压、血脂正常者,则无明显影响。说明艾灸法其降压、降脂作用,是通过机体内环境的调整作用实现的。
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8
事实上,对于打坐有益,在中国古代就有此说,郭沫若在自己的《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谈到∶「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时代,儒家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孔子的弟子颜回,因为《庄子》上有颜回坐忘(即静坐)之说。在中医药学上,静坐养气也是为医理所提倡的,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谈到∶「恬淡虚无,其气从之;精神记忆体,病安从来」它是集中注意力,达到心神合一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通过冥想实现的心理暗示疗法,近年来西方包括日本等国对于静坐进行的科学理论研究,就是对这门古老的放松疗法的现代医学诠释。 坐 打坐 坐着 金刚坐 吉祥坐 安然静坐 只管打坐 不迎也不拒 不来也不去 此心如如不动 改变自动发生 我们的心本来清净,但是因为无明和执着,每时每刻,我们不停地攀缘、分别和索取,以致认妄为真,把妄念当成自己的心,在其中烦恼纠缠,不能回到本来的“生命净界”。 静坐,就是帮我们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攀缘,回到对内在生命的觉察上。 我们不再依赖外在的得失来确定“自我”的意义,让心灵升起觉知和超脱的力量,不被外境所干扰,保持在清澈、宁静、安详的生命体验中。 通过在静坐中培养出的心灵力量,一个人就能够做到念念分明,全然地观照内在的自我与外在世界,回归生命本来的喜悦。无论外在的境遇怎么改变,都和这份喜悦在一起,如如不动,随缘自在。 静坐能恢复生命活力 静坐时,注意力高度专注,呼吸变得平缓均匀,身体能量的消耗减少,心脏的耗氧量也比平时减少很多,血液循环的力量自然比平时加强了。有力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质,让很多“长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 增强的血液循环经过五脏六腑,能帮助净化积存的代谢垃圾,提升脏腑的自愈功能;经过皮下,能帮助皮肤和肌肉净化过剩自由基,改善气色。即便是短时间的静坐,也会感觉到那种从身体深处升起的轻松、舒适的生命能量,就像身体内部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按摩过一样。 专家指出,静坐对于慢性疾病和顽固症状,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肺病、脑供血不足、偏头疼、身体沉重、四肢寒冷、风湿病、失眠、盗汗等,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静坐可变化身心气质 有个比喻说,静坐就好比是给我们的心灵洗个澡。 每天坚持静坐,可以使一个人的气质沉静下来,在举手投足之间呈现优雅、恬静、柔和的美感。这种气质是身心平衡的产物。同时,内在的心态越柔和,外在的身体就净化得越好,内在的情绪越稳定,外在呈现的气质也越美好。 静坐能缓解心理压力 静坐有助于释放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使整个生命感受到平静、喜悦、自在和安详。 一切精神产物,包括思想、情绪、感受等等,它们都是有生理基础的,那就是我们身体的神经系统。所以,身心是交互缘起、互相影响的。 我们不稳定的情绪、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因缘作用”的结果。造成它的因缘不只包括外界的人事物,还包括身体这个内因,身体的神经系统是情绪和思想产生的生理基础。 比如,人在愤怒的时候,给他打一针麻药,麻痹了身体的神经系统,他的愤怒情绪就会立刻消失。 静坐就好像是在按摩我们的神经系统,让这个“调皮的孩子”不再影响我们。根据医学专家研究,在静坐过程中,我们制心一处,位于脑前区域的额叶活动会有所增强,脑细胞会开始分泌脑内啡、血清素,这些都是帮助人体神经系统放松、平静的重要元素。 许多人通过十分钟的静坐,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烦躁的心情趋于平静。长久的静坐练习,更能帮助我们培养出稳定而从容的情绪状态。 (秀中医艾灸馆促销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 静坐能够开启内在的智慧静坐时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脑部的运作并没有关闭。禅修中的“一念代万念”,或是“念念不住”,都是提醒我们不要试图消灭念头,而是学会专注。在静坐中,随着专注的练习,大脑枕叶活动虽然会减弱,但脑前区域的额叶活动却增强了。额叶与人类的智力活动相关联,所以在静坐中人们经常会迸发出灵感,产生新的思路、回忆起遗忘的事情,长久的静坐会使头脑变得更加清晰、敏锐。当然,这些仅仅是静坐的副产品。 通过静坐,我们得以开启内心的智慧,这是更高的追求。有的静坐方法从“止”入手,训练心静止在一物之上,这样的方法能够培养出生命的“定力”。有的静坐方法从“观”入手,训练心的觉察力和敏锐度,这样的方法能够成就“慧力”,通过“止观”的练习,就能定慧等持。 还有的静坐方法运用“思维”,如同《瑜伽经》的许多冥想方法,将人与太阳、天空、自然、空间等通过冥想联接在一起,感受人与整个存在世界的合一。这些方法都能够引导人内省、开启智慧,觉察到身心世界的交互缘起,洞见生命的实相,达到解脱。 静坐很简单,贵在坚持。只要我们每天打坐,不追求效果、不期待什么,只管打坐,生命的改变自然由此发生! *此文摘自网络。
夏季雨水较多,在夏季的连日高温里,雨水成了所有人所期待的,降雨后,温度下降湿度增加,让人感到清凉身心愉悦。有很多人就问了,下雨天比较凉爽,现在艾灸多好,不用担心热,也不用开空调电扇。那么,问题就来了,下雨天到底可以艾灸么? 艾灸是通过打开穴门,打通经络,从而“驱逐”体内的各种毒素的治疗方式。而阴雨天温度降低湿气很重,毛孔散热减少,穴门闭合,这个时候进行艾灸,引来的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湿气,所以下雨天气最好不要艾灸。同样日落后阴气湿气也会上升。 那么一天中什么时候最适合艾灸呢?古人养生艾灸时间是非常有讲究的,顺应自然规律,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艾灸的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调理的症状的不同来选择艾灸的时间。其实不存在早上灸好,还是晚上灸好这个问题,关键是看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选择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可以中午11-1点做;如果肺实热,可以在下午5-7点肾经工作的时候艾灸。但是,晚上11点后,除非是急症,否则就不能再灸了。 不管您最终选择什么时候在什么时间进行艾灸,艾灸过程中保持身体心态都比较放松的话艾灸效果最好。当人体轻松下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个时候来进行调理,神经也是放松的,当然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即使上午的时辰再好,你调理的时候,火冒三丈,急急忙忙,调理完还有很多其他事情等着您办理,这样匆匆忙忙的效果也不会好的。 * 内容摘自网络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 马云新透露:之后2年最为暴利的两大行业,投入四万必是千万富翁! 马云以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诫我们,将来我们遇到的困难该如何更好的解决。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 马云:我感谢这个变化的时代,我感谢无数人的抱怨,因为在别人抱怨的时候,才是你的机会,只有变换的时代,才是每一个人看清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该放弃什么的时候。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当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不想要的东西而担忧了!人生只有回不去,没有什么过不去。水不撩不知深浅,人不拼怎知输赢。 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大多数人老是抱怨自己没有机会,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熟不然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机会是处处存在的,只不过是你没有把握,你怪不得别人。 你不要以为机会像一个到你家里来的客人,他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一件不可捉摸的活宝贝,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假如你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它,也许永远遇不着它。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的浪潮冲刷成废物的。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寻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一切不平凡的业绩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 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如果能牢牢的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够克服突发事件,并且能为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想赚钱,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选择,没有方向,下面看看马云分析未来2年最看好的两大产业都是什么。 1、大健康产业 马云: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由于国民的身体健康愈来愈差,发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陆续推出各种相关政策,包括《健康中国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等等,重点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健康医疗水平,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的近70%,而造成的死亡占到了所有人口死亡的85%左右。慢病整逐渐威胁着中国人的健康:35岁至65岁的人群逐步进入慢病;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马云也曾多次说过,中国未来5年将面临三大癌症的困扰: 1.肺癌,因为空气污染、家装污染等,以后肺癌将逐渐增多; 2.胃癌,由于中国城市的水源的严重污染,饮水质量的问题将会增加胃癌的患有率; 3.肝癌,因为中国面临的最大食品安全隐患,将会导致更多的人身患肝癌。真正从事健康领域的每个人,都将为社会提供帮助,成为人们的福星。新的模式正在形成,成为传统医疗的补充和部分替代。 现今走在前面的人,将是未来的主角! 1、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70%,但这些都是可防、可控的; 2、中国居民素养水平将达到20%,2008年是6.68%,提升空间巨大; 3、2020年健康产业市场总额达8万亿,占GDP比重将达到6.5%。 周立波曾调侃地说过:“今天不养生,明天你就养医生,今天不保健,明天你就进医院。”赵本山大叔也曾经说过:“保健的钱要大胆的花,因为那是花的将来送医院里的钱。 ”没钱人病不起,中国大部分穷人都是用前30年的身体去换取钱财,而在后30年用钱来买命。很多人都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花光子毕生的积蓄,有的甚至还负债累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健康观念,最后的结局是:“钱没了,人也没有了”,有的还给后人留下了巨额负债。 健康无价,坚持治未病,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 2、互联网产业 距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处处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目前互联网依然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的号召发展“互联网+”,不仅受到各领域企业的高度追捧,互联网可以说将会成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前进推动力。 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的天下。 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作为趋势性的产业,挡是挡不住的,我们不如去拥抱它,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互联网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机遇,我们看到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毫无疑问,就像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会同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2018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60%,即一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形影不离的工具。未来两三年内,移动互联网将继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在诸多方面改变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形态,产生更多的商业机会。 过去的二八定律,将会被颠覆,资源共享的年代,我们的社会经济会呈现为“八二定律”。(二八定律: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未来的跨境贸易不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到另外一个国家去销售,而是互相要为对方创造就业用手机在家创业,很多人一年时间实现月收入十万以上,想创业的朋友请加壹伍陆柒柒伍伍零肆叁贰创造价值。互联网时代不缺乏机遇,只是缺少及时抓住机遇的人。 未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的六大发展趋势: 趋势1:全球传统媒体严重衰退,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超越电视广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趋势2:网络广告将是效果广告的天下,以大数据精准广告将成为网络广告的重要发展驱动力。 趋势3: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在崛起,大型平台类互联网企业将驱动市场快速发展 。 趋势4:中国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将过半,中国互联网网民数稳居世界第一。 趋势5:互联网向移动端迁移,得移动互联网得天下。 趋势6:互联网正在大力往健康领域渗透,掀起互联网健康浪潮。在互联网上创业,创富已经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但能创造财富,获得现金收益的仍然是少数。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悄悄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马云:如果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就抓紧时间赶快做,这就是机会,做早点就是先机,不过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老老实实做一个消费者就行了,你看都不用去看了!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人的一生经常会面临很多机遇,不过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关键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于要表演甚么角色,自己去决定。 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即使有些遗憾我们也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微笑着珍惜未来。
(摘自网络)全阳为仙,全阴为鬼,半阴半阳为人。人的一生就是逐渐衰老,走向“混沌”。没有了阳气(五藏六腑的功能)生命也就停止了。 01 生命的复杂,就在于不可预期,不容解释,不能厘清。好像走在迷雾里,看不见任何方向,没有人可以判别前面是否断崖或绝路。生命只能持续走下去,直到雾散了,答案才终得明白。——《谁在暗中眨眼睛》 0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 不是治本,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 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 不要向外求,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 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人也能。 03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0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道家所说的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0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0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0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 一、足够的气血; 二、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0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0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一、减少体内的垃圾; 二、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 三、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道吧。学道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